分页: 4/1199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
Mar 17
它们的意思和背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,值得探讨。
第一部分:“古今有为之士,皆不轻为之士。”

这句话可以理解为,历代有成就、有作为的人,往往都不是轻率行事的人。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,真正取得重大成就的人,他们通常都经过深思熟虑,而不是草率行事。换句话说,要取得伟大的成就,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、谨慎和远见。这里的“轻”为轻率、草率的意思,而“为之士”则指的是那些有作为、有贡献的人。
Mar 17
道士王昆霞又说:

他的师傅精通六壬之术,可是从不给别人占卜。

在他还是个孩子时,一天师傅起得很早,把一个小纸条交给他,说:“拿着这个纸条到某家去借书。一定要在申刻准时到达,提前或者错后,回来我都要打你。”
Tags: ,
Mar 16
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评论:

1. “耕所以养生,读所以明道,此耕读之本原也”

    解释:这句话强调了耕作与读书的根本意义。耕作是为了维持生计,保障基本的生存需要;读书则是为了提升个人的智慧,明白人生的道理、社会的运行规律和道德的准则。因此,耕作与读书并非仅仅为了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,而是为了实现人生的基本目标——生存与明智。
    评论:这句话传递了一种简朴的生活哲学,强调了生活的本质是维持生存与自我提升,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。在现代社会中,许多人可能会失去这种根本意识,追求物质享乐和表面上的成功,从而忽视了生活的真实价值。
Mar 16
道士王昆霞说:

昔日曾游历嘉禾,当时正值初秋,天气爽朗,我就在湖滨散步。

走到稍稍偏远的地方,偶尔进到了一处官宦人家的废园。
Mar 15
传递的是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和家教理念,强调了勤奋与道德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“耕读固是良谋,必工课无荒,乃能成其业。”
Mar 15
李又聃先生说:

雍正末年,东光城里,有一夜忽然家家狗叫,声音像潮水汹涌。

人们都惊慌地出来观望,月光下看见一个人头发披到腰间,穿着丧服,系着麻带,手里拿着一只大袋子,袋子里有千百只鹅鸭的声音,挺身直立在一户人家的屋脊上,过了好久,又移到另一家。
Tags: ,
Mar 14
这段话讲的是通过观察和理解自然中的植物,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不同的品质和智慧。

    “对绿竹得其虚心”:绿竹的特点是空心,竹子看似柔弱,却非常坚韧,具有很高的抗压性。通过竹子的虚心,能够悟到一种谦虚和宽容的品质。竹子空心,象征着心胸开阔,不拘一格。这是让人学会谦逊、不骄不躁的启示。
Mar 14
献县的书生王相御生了个儿子。

每当有人去抱宝宝时,天空中就掉下几十文钱。

知县杨某听到这件事后,也亲自去抱了一下,这一次,天空中掉下的是白银五钱。
Tags: ,
Mar 13
这段话的意思是,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各种景象,我们可以获得智慧和启示,从而产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悟。每一种自然景象都能让人领悟到不同的哲理和意境。

    “观朱霞悟其明丽”:朱霞是指日出或日落时的霞光,观赏它让人悟到它的明亮和美丽。这里可以理解为通过自然景色的光辉,领悟到美丽和光明的力量。
Mar 13
同族的侄子贻孙说:

过去在潼关时,他曾住在一个驿站里。

月色满窗时分,只见窗纸上有两个人影,先以为是贼盗;仔细看,却见腰肢纤弱,好像挽着发髻,似乎是一女子带着一个婢女。
Tags: ,
Mar 12
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人物品质的赞美,并提醒我们在学习与为人处世中应保持谦虚与谨慎。

第一句:“观周公之不骄不吝,有才何可自矜?”
这句话指的是周公(周文王的儿子,周朝的辅佐人物),他虽然有着卓越的才能,但从不骄傲,也不吝啬。他的言行表现出一种谦虚和宽厚。即便拥有非凡的才华,也不应自我夸耀,过于炫耀自己的才能。周公的行为告诉我们:真正的智慧和能力是低调、谦逊的,拥有才华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他人或自大自傲。才能不是用来自夸的工具,而是应当用来服务他人和社会。
Mar 12
海上有夜叉,犹如山里有山魈;不过夜叉既不是鬼也不是魅,而是另一个种类,介于人和动物之间。

参知刘石庵说:诸城县靠近海边的地方,有搭个小棚子住在那里的捕鱼人。

一天,众人驾船出海捕鱼,有个夜叉到棚子里,偷喝渔人的酒,喝完一坛,结果醉倒在地。
Mar 11
蕴含了对事业与家族命运的深刻理解。它们揭示了事业与家族发展状态的某些内在规律。

第一句:“观规模之大小,可以知事业之高卑。”意思是,通过观察一个人或一个事业的规模大小,可以大致判断出它的成就或地位的高低。事业的规模往往能反映出其成就的大小,如果一个人的事业规模宏大、影响深远,通常意味着他的事业已达到较高的成就,反之,如果事业规模较小,可能意味着其影响力或成就还有限。这也提醒我们,成就的大小常常与努力、眼光、资源以及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Mar 11
次辰又说:

同族祖父征君公名叫炅,康熙己未年进博学鸿词科,由于天性疏放,担心从政妨碍他游山玩水,他连科举考试都称病不去考。

有一天,他想到登州去看海市,途中在一所村塾歇脚。
Tags: ,
Mar 10
这两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,强调了在处理事务和做人方面的原则。

第一句:“论事须真识见。”意思是,在处理事务时,要有真正的洞察力和见识。我们做事时,不仅要了解表面,还要深入思考、判断,做到明辨是非、理性决策。只有具备了真正的认识和洞察,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,避免盲目或草率的行为。这也是提醒我们,要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智慧,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有清晰的思路。
分页: 4/1199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