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页: 11/49 第一页 上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
Nov 6
一个贫穷的家庭,经常把地扫得干干净净,一个贫穷家的女儿,经常把头梳得干净整齐。这样的景致虽算不上鲜艳华丽,但却能保持一种端庄的风范。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遇到穷愁潦倒的景况,怎么能随便萎靡不振、自暴自弃呢?

这段话表达了在贫困中依然保持风雅和气度的理念。虽然环境简陋,但贫家和贫女仍然努力保持整洁和端庄,这反映了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品位。士君子即使身处逆境,也应当坚守志节,而不是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和风度。

这种态度强调了无论外在条件如何,内心的修养和风度才是真正的风雅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Nov 5
清廉纯洁又能包容,心地仁慈又能当机立断,内心聪明而又不失于观察,性情刚直而又不矫枉过正。这就像是蜜饯不觉其甜,海鲜不觉其咸,如此尺度才是真正的美德。

这段话传达了对品德的深刻理解。它指出,清白能容纳他人,仁爱能善于判断,明智不伤害他人,而正直不过于矫饰。这里的“蜜饯不甜、海味不咸”比喻了一种朴素和真实的品质,强调德行的真正价值在于内涵,而非表面。

这样的品德是恰到好处、不浮夸的,反映了修身养性的深刻道理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Nov 4
清风吹拂稀疏的竹林,风过之后,竹林没有留下那沙沙的声音;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,大雁飞走,潭水不会留下大雁的影子。由此可见,一个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,当事情来时,他的心性就会显现,事情过去之后,他的心性就恢复原来的空寂状态。

这种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、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,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和智慧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Nov 3
一个人的气质形象要高放旷逸,不可流于粗疏狂放;思维要缜密周详,不可繁琐屑细;生活情趣要清静恬淡,不可流于偏执单调;操守要严正光明,不可过于偏激刚烈。

这种思想提醒我们,在追求理想与道德时,要保持一种中庸之道。过于极端或偏颇的态度都可能导致失衡,影响个人的发展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Nov 2
贪图那些未必成功的事业,不如坚守已经成功的事业;不但要忏悔过去的失误,还要防止将来可能出现的过错。

这提醒我们,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既要有前瞻性,也要重视眼前的基础。如何在保持进取的同时,确保现有的成就不被损害,是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Nov 1
每个人眼睛所看、耳朵所闻的声色是外贼,内心的情欲意识是内贼,只要自己的心性保持正直清醒,像主人似的端坐堂中,那么,内贼外贼都会成为家中仆人供你驱使。

这提醒我们,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明晰对于应对外界的纷扰至关重要。面对各种诱惑和干扰,我们应如何保持自己的定力,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,提升自我呢?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Oct 31
人的心中只要出现一点贪欲的念头,那他原本刚直的性格就会变得懦弱,原本聪明的头脑就会变得昏庸,原本慈悲的心肠就会变得残酷,原本纯洁的人格就会变得很污浊,最终毁了他一辈子的人品。所以古代圣贤以“不贪”为修身之宝,所以能够超脱物欲度过一生。

这一观点提醒我们,追求物质利益和私欲可能会损害我们的品德和智慧。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坚韧,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足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Oct 30
性情凶悍的野马只要训练有术、驾驭得法,可以用它奔驰万里;熔化时的金属虽然不停地跃动,最后还是被注入模型变为器具。一个人只要一时优柔寡断不加振作,就会陷于委靡不振的状态,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。陈献章说:“做人有许多过失不算耻辱,一生没有一点过失才是最大的忧患。”这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。

这种观点提醒我们,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,不应逃避,而应积极面对。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反思,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Oct 29
肮脏污秽的地方生长着更多的植物;清澈见底的水中常常不会有鱼虾。所以,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应该有包容污垢的度量,不可秉持喜好高洁而自命清高。

这提醒我们,生活中的挑战与不完美是不可避免的,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接受这些,并从中寻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机会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Oct 28
人的一生有苦有乐,只有从苦难中磨练出来的幸福才能长久;在求学中,抱着既怀疑又相信的态度去勘验实证,这样得到的学问才是真学问。

这段话强调了苦乐和信疑之间的辩证关系。经历苦难与快乐的磨练,最终能够积累持久的福气;经历疑惑与信任的反思,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。这种观点提醒我们,生活中的挑战与困惑实际上是成长的机会,通过这些经历,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的真谛和自身的价值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Oct 27
天地之义理像一条宽阔的大道,只要略为用心探究,就会觉得无边辽阔、豁然开朗;人世追求欲望的道路则非常狭窄,刚踏上脚就觉得眼前是一片荆棘和泥泞,前途难测。

这段话揭示了追求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区别。走在追求天理的道路上,心胸开阔,感受到广阔与宏伟;而一旦沉迷于人欲,便会发现道路狭窄,满是荆棘与泥泞。这提醒我们追求更高的理想与价值,能够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盈和开阔,而追逐短暂的欲望则会使生活变得艰难和困扰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Oct 26
天地间的气象,和暖则生机盎然,寒冷则萧杀枯索。一个性情脾气高傲冷漠的人,他得到的福分也就微薄;只有那些脾气和善、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人,他获得的福分必然丰厚,他留下的恩泽也会长久。

这段话表达了天地间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,以及人性与环境的关系。温暖的气候促进生长,而寒冷则导致死亡。性情温和、心地善良的人,往往能享受到更丰厚的福泽与长久的恩惠。它提醒我们内心的和谐与温暖能够带来积极的结果。这在现代社会中也适用,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谐往往能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Oct 25
十句话中有九句正确不一定稀奇,因为其中一句话不对就会立刻被指责;十次计谋九次成功不一定有功劳,如果有一次失败许多非议就汹汹而来。所以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宁可保持沉默、处事不躁,宁可表现得笨拙些,也不自作聪明。

这段话强调了君子在言行上的谨慎与稳重。即使说出的话或谋划的事大多成功,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获得赞誉;相反,若有一次失误,就可能招致非议。因此,君子宁愿保持沉默、不急于发言,宁可笨拙而不求巧妙。这体现了一种谦逊和对自身言行后果的深刻认知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Oct 24
幸福不可勉强去追求,保持心情愉快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;人间的灾祸难以避免,消除内心的杀机才是远离灾祸的方法。

这段话强调了对待福祉与灾祸的态度。福气无法强求,真正的幸福源于内心的修养与积极的心态,因此应当培养“喜神”,即保持乐观、积极的精神状态,以此作为招福的基础。而面对祸患,虽然难以避免,但可以通过消除潜在的风险与隐患,来降低遭遇不幸的可能性。这提醒我们,在生活中要注重内心的建设和预防措施,以更智慧的方式应对命运的起伏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Oct 23
上天的法则默默无言但又变幻莫测,有时使人先陷于窘境而后再春风得意,有时先让人一番得意后再受挫折,像是在戏弄那些所谓的英雄豪杰。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因为逆来顺受,处于平安之际思量危难之时,即使上天对他也不再使用戏弄伎俩了。

这段话探讨了天命与人事之间的关系。天命深不可测,世事变化无常,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,都可能影响英雄和豪杰的命运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真正的君子应当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,无论是接受挑战还是享受安宁,都要保持警觉和思虑。只有这样,才能避免被外界的变幻所左右,从而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。强调了内心的修养与智慧,提醒人们在面对人生的起伏时,保持冷静与理智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分页: 11/49 第一页 上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