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页: 17/49 第一页 上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
Aug 10
台阶下几片星星点点飞落的绿叶红花,收拾起来后都是写诗的素材;窗户外看见一片浮现的青山辉映着白雪,感悟了便都是禅机。

整体上,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,引导我们体会诗意与禅机,传达了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和谐与深刻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Aug 9
两个空拳即使可以握住古今,但握住了还应当放下手歇歇心思;一条竹杖那怕可以挑起风月,但挑到了也要停下来息息肩头。

整句诗意在于提醒我们珍惜与努力,但也要学会放下和休息,找到生活的平衡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Aug 8
大地宽阔天空高远,鹏程虽可及万里,仍然让人觉得渺小不足道;云海深厚松树苍老,才知道鹤梦般的隐居生活多么悠闲。

整句话表现了一种对广阔与局限、悠闲与梦想的哲学思考,提醒人们在浩瀚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意义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Aug 7
经历了各种人情世故,才明白率性狂放十分珍贵;体验了各种人生滋味,才知道恬静淡泊最为真实。

这句话反映了人生经验和感悟的深度,强调了通过阅读和体验来领悟人生真谛的重要性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Aug 6
过于执迷,快乐人生也会变成人生苦海,犹如水凝结成冰;大彻大悟,人生苦海就会变成快乐人生,就像冰融化成水。可见,苦与乐不是完全分割的两个境界,执迷与觉悟也不是由两个心分别决定,一切都看你能否转变念头。

综上所述,这段文字通过比喻水与冰的关系,表达了迷惑与觉悟之间境界的差异,以及人们如何通过心境的改变来转换对生活体验的理解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Aug 5
鷸和蚌相争持渔人得利,兔子捕获了猎犬就被烹食,冷眼看这些,让人心灰意冷意气全无;鸥鸟和野鸭子共同沐浴,鹿和猪一起睡眠,悠闲地看它们和睦相处,争名夺利的心机也顿时止息。

整体而言,这段文字通过对自然界中动物生活的对比,表达了对于争斗与和谐的反思。它提醒我们,面对生活中的不同境遇和矛盾,有时候冷静旁观可能更能让心境平和,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Aug 4
人的生命,就如巨大粮仓里的一粒米,犹如耀眼夺目的雷电火光,犹如陡峭山崖的枯朽树木,犹如滚滚大海中一个波浪。了解了这些的人怎能不因生命短暂而悲伤?怎能不因看破人生而快乐?怎能不看破生命而去贪生怕死?怎能不看重生命而去虚度一生?

总的来说,这段文字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,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刻,并从中领悟生命的真正意义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Aug 3
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,胸怀这样的满腔热情,怎么能内心平静得到清谈的清风明月;山川写实映照,流水传递神态,只有认识我们的真实面目,才可以摆划脱离虚幻的天地万物。富贵一世备受恩宠荣耀,到死时反而念念不忘一个“恋”字,犹如担上了重担;贫贱一生相伴清贫困苦,到死时反而摆脱了一个“厌”字,犹如打开沉重的枷锁。人们如果真能够想到这些,就会立即放下贪恋的念头,猛然舒展自生愁苦的眉头了。

最后,呼吁人们认识到这一切,放下对财富和名利的追求,释放心中的烦恼和忧愁,以更加平和与清明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。整体而言,这段文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境遇的深刻描绘,探讨了人们对世界、生活和内心体验的多重理解和感悟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Aug 2
说起繁华富丽就生厌的人,或许看见繁华富丽就喜欢;言语恬淡寂泊欣喜的人,或许置身恬淡寂泊就会厌恶。必须扫除浓烈或淡雅的偏见,消灭欣喜或厌恶的情绪,这样才可以忘却繁华富丽而甘于淡泊超脱了。

这段文字表达了对人们对世俗繁华的不同态度的思考。建议我们摒弃对事物浓淡的偏见,消除对喜欢和厌恶的情感,这样才能真正忘记对世俗繁华的追求,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淡泊平静的生活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Aug 1
木板床石头枕家风清冷,晚上睡觉时盖着被子,梦中灵魂亦然明爽;麦饭豆羹滋味清淡,但吃完放下筷子,细细品味,仍唇齿清香。

这段文字描绘了简朴生活中的滋味和感受,展示了在简单生活中感受到的满足和愉悦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Jul 31
看穿看透具有尽头的身躯,各种尘世因缘自然息灭;悟到无坏的境界,心中犹如明月照耀,清澈敞亮。

这段文字表达了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心境。它指出看破万物的幻象和身体的有限,能够使个体获得超越世俗的解脱。悟入无坏境界,则是指达到了一种无法被破坏的境界,内心如明月般清晰和明亮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Jul 30
悠闲地观看扑打纸窗的苍蝇,笑话愚痴的人自作自受;静静地窥觇竞争巢穴的鸟鹊,感叹杰出人士总是凭空自逞英雄。

这段文字反映了对人们不切实际行为的观察和思考。它指出,过于专注于微不足道的事物(如追逐纸上的苍蝇)会使人陷入困扰,而过度关注虚荣的竞争(如鸟巢上的争斗)则让人感叹真正英雄气概的空虚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Jul 29
花开花谢春天是不会过问的,自己有不如意的事情不要对他人倾诉;水暖水寒鱼儿自己知道,遇到会心合意的地方尽可以独自欣赏。

这段文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和生命轮回的淡然态度。它提到春天花开花谢自然规律无需在意,暗示了不被外界干扰和评价所困扰,专心体味内心深处的美好和真实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Jul 28
静下心来观察人间事物,即使伊尹吕尚那样的功勋伟绩,伯夷叔齐那样的节操义行,相对万事万物也不过是大海中的泡沫;清闲之中玩味事物之情,虽是树木山石的偏斜枯败,鹿、猪的顽劣愚蠢,也是人的本性之所在。

这段文字强调了在宁静处观察人事,与在闲暇中玩物感悟心境的重要性。它表达了对人性和自然本真的理解,认为不论是人类的荣耀与平凡,还是物象的枯朽与顽固,都能反映出内心的真实面貌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Jul 27
我们在鲜花杨柳绚烂漫天的时候舒适自得,在吹笙唱歌喧腾鼎沸的地方获得趣味,但这只不过是造化给我们制造的虚幻,人心中发散出的欲念罢了。必须在树木凋落花草枯萎以后,从平淡无奇中,寻觅得到一些人生的真谛,这才是天地的本源,人与物的根本大本。

这段文字表达了在繁华喧嚣的背后寻找真正意义的追求。它强调了在自然景象的淡漠和宁静中,才能找到生命和人性的真实根基和本质。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分页: 17/49 第一页 上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